图片新闻
师大要闻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传承创新相声艺术 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马季艺术研究会第四届马季相声论坛圆满召开


发布时间:2023-03-06

音乐与影视学院消息(通讯员 吴珊)3月4日上午,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马季艺术研究会第四届马季相声论坛在会议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论坛主题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传承创新相声艺术”。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马季艺术研究会会长姜昆,市政协原副主席、联合打造领导小组组长高玉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君毅出席。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万镜明,中华曲艺学会会长刁惠香,宝坻区委副书记李喜军,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党委副书记、校长钟英华分别致辞。宝坻区委宣传部部长贾雪娜,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赵炎、常祥霖、崔琦、戴志诚、郑健,马季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张伯苓,北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炜,我市部分高校相关负责同志,马季艺术研究会理事、四个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会员代表、论坛论文作者、历届马季杯获奖选手等约150人线上线下参加。论坛由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副校长、马季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佟德志主持。

undefined

姜昆讲话

姜昆在讲话中首先感谢天津为相声艺术传承营造了很好的文化氛围。他谈到马季艺术研究会通过相声论坛发表观点、传播声音、继承发扬,通过理论研究指导艺术实践,达到中国相声艺术守正创新目的。马季先生继承了老一代传统相声艺术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对马季相声艺术的研究是对当前相声创作方向性的指引。马季艺术研究会要扩大其影响,让更多的作者和爱好者领会到马季相声艺术的特点。我们要守正创新,弘扬正风,让以马季先生为代表的中国相声焕发新的艺术魅力,在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面发挥作用,真正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指导实践,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让相声艺术满足人民大众精神文化需求,在人民心中扎根。

undefined

杨君毅讲话

杨君毅在讲话中谈道,相声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深受群众的欢迎喜爱。在新时代振兴相声艺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当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相声艺术的最高标准,努力创作推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相声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主题,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用更多优秀作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鼓舞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坚持扎根中华文化沃土,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发扬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优良作风,继承发展流派风格,不断推出新人新作,让相声艺术在天津、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高玉葆宣布第四届“马季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启动

论坛上,高玉葆宣布第四届“马季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启动。第四届“马季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活动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中华曲艺学会、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主办。2023年3月开始进行作品征集、初评、复评、决评等阶段,9月下旬在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举行展演和颁奖。

万镜明致辞

刁惠香致辞

李喜军致辞

钟英华致辞

贾雪娜作会议发言

 

佟德志主持论坛

赵炎论坛发言

郑健论坛发言

杨皤论坛发言

侯万琦论坛发言

柳帅君论坛发言

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教师、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马季艺术大学生研习会指导教师、第二三届马季杯获奖选手杨皤,沈阳大学本科生、传统曲艺社副社长侯万琦,山西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柳帅君,著名相声演员郑健代表山东曲协名誉主席、曲艺理论家、曲艺作家孙立生,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马季艺术研究会副会长赵炎先后交流发言。

联合打造马季相声艺术文化品牌工作会议

张伯苓主持马季艺术研究会工作会议

论坛前后举行了联合打造马季相声艺术文化品牌工作会议和马季艺术研究会工作会议,分别由万镜明、张伯苓主持。在联合打造马季相声艺术文化品牌工作会议上中华曲艺学会、宝坻区、市文联、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四家单位分别工作汇报。姜昆、高玉葆出席会议并讲话,对今后进一步做好联合打造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马季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党委副书记、校长钟英华在马季艺术研究会工作会议上工作报告,总结了近两年的工作,部署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本次论坛和两个工作会议的召开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艺思想,传承相声艺术创新精神,提高相声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推进天津城市文化发展。


摄影:赵娟 李艾淳 谭云霜

部分照片由音乐与影视学院提供

编辑:孟宏发


关闭

快速链接
 
版权所有: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 - 澳门威斯人手机app下载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